- 许文韬;卢平;余陶;
基于COMSOL数值模拟、达西定律和相对压力法相结合的测定方法研究钻孔分布对瓦斯卸压速度的影响,结合工作面现场实践及采样数据,得到煤层中瓦斯压力变化情况。通过对比瓦斯压力、瓦斯卸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获得效率最佳的瓦斯钻孔分布形态。结果表明:当抽采60 d、钻孔孔径0.094 m、钻孔间距0.55 m、抽采负压0.04 MPa、钻孔以正三边形态分布时,各个测压点瓦斯压力降幅最大,其最大降幅超过56%;其他情况下因内部流场扰动,在单位面积钻孔更多的情况下并未获得更明显的卸压效果,经模拟及实践发现该结论在扩大钻孔间距后仍然有效,因此出于实际经济因素及卸压效率的综合考虑,正三边形形态更具优势。
2022年02期 v.29;No.12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溢;林键;陈旭;殷健超;樊华;
针对西部地区弱胶结砂岩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别开展饱和状态与干燥状态下单轴压缩试验、干燥状态下循环加卸载试验;基于统计损伤本构,分析不同条件下砂岩应力-应变特性,获得水化作用与反复荷载对弱胶结砂岩力学特征及本构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岩石矿物成分和胶结特性,阐述其内在机制。特别是在构建该类弱胶结砂岩的本构关系时,应着重考虑岩石的水化作用和初始非线性压密的部分不可逆特性。
2022年02期 v.29;No.128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岩松;
在我国西北黄土地区铁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确保既有高速铁路帮宽结构的安全和正常服役,以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帮宽路基结构为研究对象,荷载传递特性与沉降变形为核心,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等方法,选取常规路基帮宽结构和加土工格栅路基帮宽结构,研究帮宽路基对既有路基结构荷载的传递特征,对比分析荷载作用下既有与新建路基的应力和沉降变形演变规律,揭示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既有路基铺设土工格栅,可以减缓路基下部地基和路基顶面的差异沉降,同时可以对路基内部应力起到扩散作用,可以增加该位置处的土拱效应,对高速铁路帮宽路基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年02期 v.29;No.128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志栋;李得健;陈维斌;杨鹏程;
为了深入研究大孔隙排水沥青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机理,采用CT扫描技术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孔隙率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并在沥青砂浆和沥青砂浆-集料界面插入具有双线性牵引分离定律的内聚力单元,以实现虚拟劈裂试验过程中的裂纹扩展。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开裂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损伤行为的分析得出沥青混合料孔隙率对拉压应力分布、荷载-位移曲线、劈裂强度以及开裂过程所需能量的影响规律。
2022年02期 v.29;No.128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云凤;
由于双排桩支护结构变形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工程安全性,因此研究了非极限状态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形情况。使用似指数函数计算模型开展计算,获得非极限状态土压力对于支护结构所作功,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共同作功、产生势能,导致支护结构出现内力变形;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模拟桩端弹簧刚度差异、桩间距差异以及开挖深度差异下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受到非极限状态土压力影响,1.5×10~5 kN/m桩端弹簧刚度、3.5 m桩间距下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变形为可接受范围;随着开挖深度逐渐加深,双排桩支护结构发生内力变形的几率越高。
2022年02期 v.29;No.128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庞小琪;曹玉新;霍曼琳;
清水混凝土在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已得到长足发展,但针对其表观质量的评价目前尚无成熟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且现有的质量验收评价方法都是相对滞后的。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立柱、高架桥桥墩等实际工程,进行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及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气泡法“预判断”和图像分析法相结合对混凝土从拌合物成型到脱模后的表观质量进行控制与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混凝土表观质量的控制,且较之单一方法,本评价更全面准确。
2022年02期 v.29;No.128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凌云;赵青;
基于某双塔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斜拉桥,对桥梁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为了证明协作体系桥的可行性和优势,通过Midas Civil软件并施加反应谱法,从变形和内力2个角度来模拟分析。研究数据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协作体系桥的挠度比斜拉桥小,能够提高结构刚度的有效性;协作体系桥的主梁承受的轴力较斜拉桥大幅度减少,使设计主梁的方案选择范围增大。与斜拉桥比,协作体系桥塔根弯矩小,协作体系的受力优于斜拉桥。
2022年02期 v.29;No.128 37-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贾淑明;刘君;
针对医院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的实际问题,以某医院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应用BIM技术并加以深化设计后,可在施工初期调整好各专业管线的走向、标高等因素。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机电工程施工安装,采用BIM优化后的方案能够减少各个专业管线在局部狭小区域以及走廊区域出现“错、漏、碰、缺”的问题,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研究结果可为BIM技术在相关工程机电安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12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48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詹志明;
针对传统注浆扩散模型的扩散机制未考虑裂隙开度、注浆压力等因素的问题,研究分析机械开挖岩体裂隙注浆扩散模型。基于流体力学理论计算岩体裂隙的等效水力开度,在定义裂隙注浆扩散模型基本假设条件的同时,构建由流核高度、岩体裂隙界面平均流速、裂隙注浆扩散运动方程组成的机械开挖岩体裂隙注浆扩散模型,并依据该模型推导裂隙注浆扩散区内的压力时空分布方程,利用该方程分析注浆压力、时间以及扩散距离等岩体裂隙注浆扩散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岩体裂隙注浆时,扩散半径与裂隙开度、注浆压力以及水流速度呈正相关关系,与静水压力、裂隙注浆粘度呈负相关关系;该模型基本满足实际注浆压力与时空变化规律,可估算出灌注工程设计的合理参数,提升其工作效率。
2022年02期 v.29;No.12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智刚;华永利;盛世勇;蔡磊;周鹏鹏;李盛;
基于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既有铁路线路顶进涵模型,研究了不同回填料对顶进涵过渡段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采用级配I碎石掺5%水泥、素混凝土以及泡沫混凝土作为回填料时,顶进涵过渡段均发生沉降,对比沉降曲线可知,容重等级为W5的泡沫混凝土更有利于列车的平稳行驶,为最优回填料;对比不同回填高度下的过渡段沉降曲线可知,最优回填高度为1 m。该研究结果可为顶进涵过渡段的回填料选择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12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毅勇;孙华;卢笑芳;杨峰;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PHC管桩-土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分别从桩-土破坏形式、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桩身变形与桩身弯矩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移荷载作用下,PHC管桩沿着埋深方向表现出相似的变形曲线,在桩顶处的变形最大;PHC管桩最严重破坏位置出现在3.5D(D为桩径)的埋深位置,该处的桩-土相互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桥梁桩基在土体内的受力计算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12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晶;孟繁森;金慧;赵耕云;
以MS187-1260型单级双吸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工况点下单级双吸式离心泵水力性能。基于全三维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选取了0.5Q_d、Q_d、1.5Q_d 3个典型流动工况点,对单级双吸离心泵内部流场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行;在不同工况下,过流部件内速度、压力和湍动能都有一定的规律存在。
2022年02期 v.29;No.128 61-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韦洪新;王智森;吴云;
风力发电机的传动轴带动轮毂和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动力传动的关键部位。传动轴的性能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用UG软件对传动轴实体建模,计算求出传动轴的工作受力情况。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静态分析,得到危险状态下的位移、应力和应变云图。结果表明传动轴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可为后续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022年02期 v.29;No.128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47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江锋;吴志光;
针对参数估计方法中存在忽略个人差异和测量设备昂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人体手臂惯性矩、摩擦和肌肉强度等参数的动力学建模和估计方法。建立人体手臂的动力学模型,在同时进行多关节估计的情况下,使用可穿戴机器人在人体关节附近布置驱动器,将输入应用到多个关节上。根据相关的输入和响应,从而实现对物理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相比单关节,所提方法考虑个人差异,采用多输入特征,既能减少误差,只有10%的位置误差出现在重力项。又可以缩短估计时间,同时估计三关节节省约6.8 s的时间,并且不需要昂贵的精密测量设备。因此,采用所提方法估计参数准确性较高,性能较优越。
2022年02期 v.29;No.128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睿敏;杜叔强;周秀媛;
针对果实图像小目标检测难,检测速度、精度受限等问题,利用CNN算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数据提取、卷积、池化等操作,在最后1个卷积层操作之后、激活函数之前插入BN (BatchNorm)层,使用BN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批规范化处理,减小图像之间的绝对差异,突出相对差异;并针对数据特点设计训练方案,通过给定输入向量和输出的目标向量,求出隐层以及输出层中各个单元的输出,然后进一步求出目标值和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偏差值e;通过不断比对最终确定有效的权值和阈值;经远程云服务器上的TensorFlow2.1.0学习框架实验,表明CNNBN算法能够加快分类效果和训练速度。
2022年02期 v.29;No.128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如兵;
鉴于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日益增长,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硬件配置低、编码效率低等问题,根据H.264编码算法和嵌入式硬件平台特性,分别从代码、参数及算法方面提出了x264编码器基于ARM平台的算法优化方法,同时在帧间预测的运动估计中采用了改进的DIA搜索算法,有效提高了搜索速率和搜索精度。优化的x264编码器经交叉编译后移植至嵌入式平台,通过对多组视频序列的测试,证明该系统设计简单、实时性强、系统稳定性高,系统在组网、扩展性、成本和应用场景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
2022年02期 v.29;No.128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亮;向万里;王丽;王超然;朱亮;
在考虑冷链物流配送时效性、易腐性等严苛条件的前提下,构建以客户满意度最大、配送总成本最小的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模型,运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mprov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I-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冷链物流配送方案。在NSGA-Ⅱ算法中引入C-W节约算法构造问题初始解,通过改进变异算子、改进拥堵距离计算方法改进算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克服了传统NSGA-Ⅱ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得到了更优的Pareto解集,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2022年02期 v.29;No.128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88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