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总目次

    <正>~~

    2021年06期 v.28;No.126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考虑滑移的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挠度分析

    吴超;丁南宏;

    考虑滑移的影响,建立了在半波正弦荷载下组合箱梁的挠曲微分方程,推导了挠度的解析式.结合一座跨径30 m的组合箱梁桥,建立空间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以箱间横联的数量与刚度为参数进行分析,获得了挠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滑移效应会增大组合梁的挠度;在对称荷载下,箱间横联数量和刚度的增加会减小主梁挠度;在偏载荷载下,主梁的挠度会随着箱间横联数量和刚度的增加而增加;箱间横联的位置宜设置在梁端和跨中位置处.

    2021年06期 v.28;No.12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有限元的某空间曲线连续梁异型拱组合桥稳定性分析

    李乐和;丁南宏;程涛;

    为研究空间曲线连续梁异型拱组合桥参数及整体稳定问题,建立了空间曲线连续梁异型拱组合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参数(构件刚度、吊索面积、吊杆非保向力、荷载的性质及分布、拱脚约束等)对异型拱桥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活载作用后结构稳定系数由24.39降到21.67下降12%,结构恒载是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曲线梁外倾产生的横向力导致稳定系数减小了15.2%,是组合桥面外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拱脚全部固结优于部分固结稳定性,拱脚的约束能力越强结构稳定性能越好;拱肋横向抗弯刚度变化导致稳定系数增量最显著,因此横向抗弯刚度是组合桥结构稳定的控制因素.

    2021年06期 v.28;No.126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临近既有线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石旭东;张太雄;刘斌;王定顺;

    依托中兰铁路接入中川城际铁路工点,既有路基帮宽段地基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为得出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钻芯取样、单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及理论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旋喷桩桩身完整、均匀,桩长、桩径均满足设计要求,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大于设计要求的3 MPa;桩顶应力和桩间土应力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桩土应力比在荷载为50~200 kPa时增长较快,250~310 kPa荷载作用下增长变缓,加载至310 kPa时桩土应力比为25.42~27.93;桩的最终沉降量为21.94~24.88 mm,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3~192.0 kPa,理论计算值为260.2 kPa;该复合地基成桩质量及承载力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021年06期 v.28;No.126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祖庆芝;

    为了更好掌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提出一种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框架结构出发,重点对混凝土的破坏准则以及破坏曲面等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获取结构的薄弱环节;最后,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测试结果和真实结果基本吻合.

    2021年06期 v.28;No.126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4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分析

    黄锐;

    针对酸性环境下混凝土的腐蚀及损伤劣化问题,采用Na_2SO_4与MgSO_4溶液来模拟酸性环境,通过将混凝土试样放入2种溶液中浸泡来模拟腐蚀过程,并对浸泡后的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同一Na_2SO_4溶液质量分数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随侵蚀时间逐渐递减,峰值应变逐渐递增;同一Na_2SO_4溶液侵蚀时间下,三参数均随质量分数逐渐递减,峰值应变逐渐递增;MgSO_4溶液同样得到类似结果.

    2021年06期 v.28;No.12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济高速铁路跨京台高速公路匝道桥式方案分析

    马朝旭;

    郑济高铁作为连接河南郑州和山东济南的重要铁路运输通道,左、右线并行京沪高铁引入济南西枢纽连续跨越京台高速匝道、地铁和市政道路及管线.为确定合理的桥式方案,针对左线采用(48+80+80+48) m连续槽型梁,右线采用(48+80+80+80+48) m连续槽型梁和左线采用(54+90+54) m连续槽型梁拱桥,右线采用96 m简支拱桥+80 m简支拱桥2个桥式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按照经济合理、安全美观、施工便捷和对既有高铁运营影响小等方面要求,采用拟定桥式结构尺寸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比得出采用连续槽型梁方案是本桥的最佳方案.

    2021年06期 v.28;No.126 28-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渡槽下伸缩型检查车力学性能分析

    马俊杰;陈东;

    以安徽某水利工程钢渡槽下检查车为例,基于软件SAP2000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有恒载、活载、风荷载的最不利工况下,对14 m跨度的伸缩型铝合金检查车进行力学分析,着重分析了桁架节点内力与位移、杆件轴力与应力比等情况.结果表明:检查车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上均满足设计标准,安全性得到保证.该分析结果可为今后钢渡槽下同类检查车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长期运营提供参考.

    2021年06期 v.28;No.126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6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伸缩型桁架检查车力学性能分析

    吴升;陈东;

    设计出一种新型伸缩型桁架检查车,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模拟检查车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桁架支座节点最大内力为41.7 kN,在螺栓允许强度设计值内;支座节点最大位移为54.78 mm,小于设计要求的位移;杆件最大应力比为0.669,低于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大值.得出桁架检查车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结果为今后的伸缩型检查车设计和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021年06期 v.28;No.12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不同着火点火蔓延试验分析

    丁超;吴泽炎;朱勋洋;张田庆;朱难难;程炳红;兰清源;李强;

    通过小尺寸的燃烧试验,研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不同失火位置的火蔓延特性,分析总结外墙保温材料不同失火位置的燃烧现象.选用了多组不同规格、材质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建立保温材料燃烧试验模型,研究了保温材料的不同失火位置对于火蔓延特性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的点火位置不同导致火蔓延温度、热辐射、质量的变化,总结不同失火位置燃烧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向上蔓延火更快,更密集,向下蔓延火更持续,更稳定.通过分析并对比小尺寸向上蔓延火与向下蔓延火的试验燃烧特性,总结出实际火灾中外墙保温材料的火灾特性,对火灾撤离、消防救援提出实际建议.

    2021年06期 v.28;No.126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巢北地区公共建筑自然通风节能潜力分析

    徐俊;王琪;殷子文;

    以巢北地区某高校教学楼为工程实例研究公共建筑自然通风节能潜力.通过设置不同通风工况,用DeST模拟建筑全年累计能耗,得出该地区公共建筑最佳通风工况.结果表明:通过合理使用自然通风可以减少建筑能耗,达到节能效果;模拟分析中发现通过改变自然通风工况在全年建筑负荷趋势上并无明显改变,但对于全年总负荷的数值还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021年06期 v.28;No.126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菌-藻系统处理含氮磷废水分析

    胡江涛;吴丹丹;

    利用活性污泥、小球藻和菌-藻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的菌-藻实验组对NO~-_3-N去除效果最好,实验6 d时NO~-_3-N去除率达到99%;单独的纯菌组不能够达到去除磷的目的,菌-藻组对PO~-_4-P的去除主要依靠系统中小球藻;实验第8 d时,菌-藻3个实验组的COD去除率均达83%以上;叶绿素A的含量表明菌的存在对于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菌-藻2∶1组叶绿素A含量由最初3.8 mg/L上升至10.3 mg/L;相比较纯藻组而言,菌-藻组合系统能够大大缩减沉降时间,菌-藻组能在2.5 h内沉降完全;菌-藻组合系统能有效去除水体N、P、COD物质,菌的存在能够促进体系小球藻的生长,缩短小球藻的絮凝沉降时间,为废水处理及后期微藻的收集奠定基础.

    2021年06期 v.28;No.12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用数学模型对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的模拟优化

    左玉春;谭嘉伟;姚昕;宋颖;

    以合肥市某高校的生活污水为实际进水,通过AQUASIM软件使用ASM1对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进行了优化,为A~2O组合工艺工程化提供新的参考;研究COD、TN、NH_3-N等污染物的去除,在模拟混合液内回流比,活化污泥回流比,厌氧池和水解池进水比对组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合液内回流在300%;活化污泥回流比80%;选用厌氧池进水10 L/h,水解酸化池进水5 L/h作为最优进水比2:1,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52%;TN的去除率分别为73.44%;NH_3-N的去除率分别为97.98%.

    2021年06期 v.28;No.126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热处理工艺对40Cr钢的性能影响对比分析

    顾宏才;

    针对40Cr在热处理过程中工件出现畸变和开裂现象,以40Cr钢为对象进行860℃完全淬火与860℃完全淬火+765℃亚温淬火进行热处理数值模拟和试验.数值模拟得到材料在热处理工艺下温度、微观组织、残余应力及硬度的变化情况:在温度上刚开始冷却亚温淬火速率快于完全淬火,随着冷却时间增加,亚温淬火速度开始下降,并都在560 s时冷却停止;亚温淬火在马氏体含量和硬度上大于完全淬火;在淬火过程中,完全淬火表面和心部最大应力都大于亚温淬火,且淬火结束时心部都为拉应力,表面为压应力.通过洛氏硬度计与金相显微镜得到:完全淬火与完全淬火+亚温淬火微观组织为针状马氏体和细小马氏体,试验测量所得硬度与数值模拟吻合.

    2021年06期 v.28;No.12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194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Cu-10%Fe合金凝固组织的调控技术分析

    吴建;陈庆平;杨群;

    研究了不同铸造条件下Cu-10wt.%Fe合金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在石墨模铸造条件下,合金在凝固过程中进入亚稳难混溶区并发生液-液分离反应,生成球状富Fe相组织;当采用水冷铜模时,合金在极大的过冷度条件下生成发达的Fe枝晶组织,并有效抑制了液-液分离反应;在石墨模和100 A,5 Hz的电磁搅拌铸造条件下,枝晶呈破碎的、不发达的胞状晶形态,球状富Fe相的占比和尺寸都有所降低.由此得出:电磁搅拌在破碎Fe相树枝晶的同时,既可以通过降低局部的过热度抑制液-液分离反应,还可以通过均质运作有效抑制球状富Fe相的生长.

    2021年06期 v.28;No.12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外骨骼膝关节构型设计与分析

    崔心惠;方红;朱山川;

    针对长时间的半蹲姿势加重膝关节承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外骨骼膝关节设计.首先,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可动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外骨骼关节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建立雅可比矩阵;进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出关节的全刚度矩阵;最后,分析了机构在静载荷下的变形情况,给出关节的空间变形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骨骼漆关节设计可用于任意转角的锁紧,为外骨骼膝关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2021年06期 v.28;No.126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拣货机器人手臂运动误差自动校正方法

    刘媛;

    针对传统机器人手臂运动误差校正方法中存在自适应较差、导致校正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机器人手臂运动误差自动校正方法.根据自主作业型拣货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流程,获取机器人手臂运动姿态参数,借助自主作业型拣货机器人手臂运动误差反馈调节,构建拣货机器人手臂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置自主作业型拣货机器人运动状态函数,得到机器人手臂运动误差融合结果,并对其中参数进行有效辨识;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和姿态参数融合方法,实现对自主作业型拣货机器人的结构参数辨识,从而实现对拣货机器人手臂运动误差自动校正.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拣货机器人运动误差校正精度较高,且误差较低.

    2021年06期 v.28;No.12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特解

    鲁琦;

    设方程y″+py′+qy=e~(λx)P_m(x)有特解y~*=R(x)e~(λx),P_m(x)为m次多项式.当λ是特征方程单根时,R′(x)是m次多项式,R(x)是m+1次多项式.对比R(x)=(ax+b)R_m(x)和R(x)=xR_m(x)两种假设(R_m(x)为m次多项式),对后者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证明按后者所得特解是唯一存在的.

    2021年06期 v.28;No.126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6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人笔记中的宋仁宗形象

    张晓红;谢云;

    宋仁宗在《宋史》中体现出的是"仁君""孝子"的正面形象,然而在大量宋人笔记小说中却呈现出更为多样的特点:既有"仁孝俭朴""豁达善纳""重才惜才"政治人物的正面优秀品格,也有"喜好书艺"的文人品性,更有"好色喜酒"的负面德行。足见宋人笔记有别于正史一味称颂的写法,对宋仁宗的记载褒贬皆备,更为丰富,甚至更为客观。宋人笔记对今人全面客观地分析评判宋仁宗其人有重要的价值。

    2021年06期 v.28;No.126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佩雷兹家族》中的英国犹太女性书写

    金晖;

    《佩雷兹家族》是19世纪英国犹太女作家格蕾丝·阿吉拉尔(Grace Aguilar)的一部中篇小说。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下,从女性偏见、形象刻画两个层面对《佩雷兹家族》中犹太女性书写进行分析,对19世纪英国犹太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进行思考和总结,同时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对英国犹太文学的关注。

    2021年06期 v.28;No.126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裕固语的濒危以及新媒体环境下裕固语的保护与传承

    王晓丽;

    目前,裕固语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迫在眉睫。新媒体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为裕固语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对裕固语的语言生态进行了田野调查,以相关数据为基础剖析其语言使用状况和濒危原因,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保护与传承裕固语的策略。

    2021年06期 v.28;No.126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列宁与罗莎·卢森堡关于政党建设问题争论比较研究述评

    秦毓灿;

    列宁与罗莎·卢森堡作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们曾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问题上发生过激烈而深刻的争论。对学术界围绕二人争论的背景条件与主要内容方面的比较研究进行梳理与评析,总结出学术界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并从丰富研究内容、扩展研究视角、加强语境结合、结合中国视角四个方面提出对未来继续深化研究的建议。

    2021年06期 v.28;No.126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近十年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研究综述

    于克斌;郭晓庆;

    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在此过程中城乡关系出现了很多问题,追本溯源找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基础,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我国近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研究予以综合分析,发现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成背景和理论渊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以及现实价值。基于对以上研究再发掘,找出蕴藏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中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掘其对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2021年06期 v.28;No.126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7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对恢复高考的特殊贡献及启示

    李璐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才奇缺,恢复高考制度迫在眉睫。从邓小平同志在教育领域开展全面拨乱反正、提出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两点意见、领导实施恢复高考制度工作三方面入手,论述邓小平同志对恢复高考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探讨恢复高考制度对当代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启示。

    2021年06期 v.28;No.12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3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微媒体场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与创新

    黄贤君;苏伟刚;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微媒体成为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立足于微媒体场域阐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内涵,深入剖析信息碎片化、图像化以及"后真相"化的话语特征,从话语理念、内容、表达方式以及话语平台等方面转化与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2021年06期 v.28;No.126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针对“佛系”现象高校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路径探析

    吕洋洋;刘雷;

    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佛系"现象给高校育人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提升高校党组织组织力的角度入手是解决这一新挑战的治本之策。目前,高校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但是在制度建设、带头人建设、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因此,应该根据佛系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立足组织力提升这一主线,着力提升大学生对高校党组织理念、干部和制度的认同度。

    2021年06期 v.28;No.126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美育精神融入学校美育工作的原则与路径

    赵思山;

    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华美育精神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教化功能,包括以美兴人、以美化人、以美立人、以美和天等四个由浅而深、相互贯通的精神境界。学校要在感性教育、创造教育、人格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科学设计美育目标,统筹构建美育格局,创新美育评价机制,以中华美育精神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2021年06期 v.28;No.126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5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CSE框架下笔译能力量表应用探究

    陈红梅;

    翻译能力等级量表是我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最大的创新之处。主要采用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方法,通过纵向、横向对比分析国外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取得的成果及其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探讨CSE框架下的翻译能力等级量表较之国外研究所取得的新突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重点对翻译能力等级量表下的笔译能力量表在翻译教学、学习和测评等领域的应用、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展开论述,以期为当前笔译量表在国际应用研究方面提供借鉴。

    2021年06期 v.28;No.126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