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健超;林键;姚亚锋;陈旭;樊华;杨溢;马茂艳;
为探究砂土在冻融循环下未冻水含量的变化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仪器测试饱和砂土在一个冻融循环下不同温度点的T_2谱变化曲线,从中分析出冻土未冻水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与其升温时的滞后现象.结果表明:1)未冻水的冻结在降温时是从大孔隙中自由水开始冻结,而融化时是从薄膜水开始融化的;2)冻融循环下未冻水含量的滞后现象明显,在固态冰完全融化前,相同温度下的升温过程未冻水含量一直低于降温过程;3)一个冻融循环结束后土体孔隙结构改变,水分被重分布.
2021年04期 v.28;No.12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正>~~
2021年04期 v.28;No.124 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雪忠;赵青;
为研究柔度曲率差变化率指标(FCDR)的损伤识别方法在悬索桥上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悬索桥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悬索桥不同损伤程度的吊杆以及加劲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柔度曲率差变化率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精确定位结构损伤位置以及定性损伤程度.
2021年04期 v.28;No.12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允宁;石春秀;
依托某改扩建项目,分析既有先张法预应力空心的抗弯承载能力,对抗弯承载能力不足的既有桥梁,采用3种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前后的承载能力分析.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种加固方法采用相应单元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各加固方法对梁体的加固效果,确定出最优的加固方案,为有限元方法对加固方案的模拟提供参考,为先张法预应力板梁加固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4期 v.28;No.124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乾波;
以某(96+96)m T形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通过Midas/FEA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应力监测值,对其施工过程中墩梁固结处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悬臂施工阶段的进行,零号块顶板、腹板和底板均表现出受压的状态,压应力呈增大趋势,且在最大悬臂阶段达到了最大值;通过横向和竖向预应力的张拉,减小了零号块的主拉应力.
2021年04期 v.28;No.12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振生;
针对超高层建筑桩基础混凝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问题,以辽宁某在建超高层建筑为工程依托,对该建筑桩基础混凝土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及三轴加载试验,分析加载前后试样的各物理参数的变化特征随干湿循环次数n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n的逐渐增多,超高层建筑桩基础混凝土试样加载前的动弹模量呈先增大再减小变化趋势,质量损失率与之相反,呈先减小再增大趋势,二者均在n=2时出现极值,在n=9时变化幅度开始减小;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逐渐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阶段逐渐缩短,试样的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及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逐渐递减变化趋势,且干湿循环对混凝土试样各特征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受干湿循环影响最大的是峰值应变.
2021年04期 v.28;No.12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志贵;雒敏;
针对不规则混凝土结构,考虑各截面间配筋的差异,并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APDL参数化设计方法,开发了可模拟不规则形状的钢筋混凝土实体单元配筋程序,并通过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开发的APDL参数化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分析精度及实用性,可为不规则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提供科技支撑.
2021年04期 v.28;No.124 24-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贺;
为研究高地应力隧道围岩的力学特性,以辽宁某在建隧道项目为工程背景,以三轴试验中的围岩来模拟实际岩体所处的高地应力环境,采用MTS815.02三轴试验系统对该隧道围岩(砂岩)展开研究,分析各力学参数在高围压下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较高围压作用下,砂岩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与低围压下大体一致;随着围压的逐渐增大,砂岩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轴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均随围压呈逐渐递增变化,泊松比随围压呈逐渐递减变化,且在高围压下,各力学受影响程度依次为:峰值应变>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对各力学参数随围压的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各力学参数与围压之间均满足指数函数关系,拟合相关度均在0.95以上,表明各力学参数与围压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各参数增幅逐渐减小.
2021年04期 v.28;No.124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哲;
针对地下水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问题,结合辽宁某在建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采用全自动岩石三轴试验系统对该隧道围岩(砂岩)进行三轴压缩渗流试验,分析不同围压及渗透压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及渗透率演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渗透压下,砂岩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均随围压逐渐增大;相同围压下,二者随渗透压逐渐减小;同一渗透压下,砂岩的渗透率随围压逐渐减小;同一围压下,砂岩的渗透率随渗透压逐渐增大;不同试验条件下砂岩的渗透率随轴向应变的演化规律基本相同,且与砂岩典型的5阶段应力-应变曲线相互对应.研究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含地下水隧道的施工.
2021年04期 v.28;No.12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立伦;
为研究粉细砂土的细观力学特性,以甘肃省胡麻岭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颗粒离散单元法对该隧道的粉细砂土进行双轴压缩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围压作用下粉细砂土的应力-应变、速度场、位移场以及裂隙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围压下粉细砂土均表现出应变硬化特征,且围压越高,峰值强度越大.当围压较低时,试样表现出剪胀变形,当围压较高时,试样表现出剪缩变形;不同围压下颗粒速度变化情况均为中间小边缘大;位移场同样表现出中间小边缘大,不同的是在位移场中均出现一条明显的剪切带,且随着围压的增大,剪切破坏角逐渐减小,剪切带逐渐增大;随着围压的逐渐增大,试样内部产生第一条裂隙对应的轴向应变逐渐减小,相同轴向应变条件下,围压越高,试样内部裂隙越多.
2021年04期 v.28;No.12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元元;
选择降雨强度、根系加固深度以及根系含量作为影响植被边坡稳定性的3项因素,针对各影响因素利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植被边坡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了各影响因子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法安排了3因素3水平的9组数值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植被边坡稳定性的3项影响因素中,边坡稳定性对根系含量敏感度最大,关联系数为0.925;其次为根系加固深度,关联系数为0.738;对降雨强度的敏感度最小,关联系数为0.455.
2021年04期 v.28;No.12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勇;
为了分析近断层地震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取值特点及对铁路连续梁桥的影响,通过大量地震动数据的筛选、处理及统计分析,发现通常加速度峰值比取1/2~2/3的取值明显偏小,并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了竖向地震动对连续梁桥的影响规律,对了解川藏线竖向地震动的规律特点及对连续梁桥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川藏铁路支架、挂篮等临时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021年04期 v.28;No.12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平;王伟超;曹广勇;杨俊峰;余世祥;杨祖兵;
为确保多排顶管在地下水压大的地层可以直线顶进,以海口市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场外排水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3孔平行顶管的三维数值模型,确定3孔顶管最优顶进施工顺序;以施工工艺为指导施工方案,确定了多排顶管直线顶进技术;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中心及高程偏差与代表监测点处沉降值,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顶管顶进过程中其高程和中心偏差曲线符合直线顶进规律;顶进结束后最大沉降值发生在轴线位置,各位置横向沉降值变化较小,沉降值在施工要求之内;采用此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费用,确保工程实现直线顶进.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21年04期 v.28;No.12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睿成;
以一种铝合金梁外桁架检查车为例,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该铝合金梁外桁架检查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桁架支座处最大反力、结点位移、应力比、轴力值均满足设计标准,得出这种铝合金梁外检查车有较好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为今后梁外桁架检查车的生产制造与设计提供参考.
2021年04期 v.28;No.12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晶晶;张仁巍;邓永新;颜玲月;田尔布;
以铁尾矿微粉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将铁尾矿微粉加入到水泥体系中,是否会对水泥的水化过程产生相应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开展铁尾矿微粉的水化产物分析,同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来观察水化产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试块在不同掺量、不同养护条件以及不同养护制度下不会改变水化产物的主要成分;在标准条件养护下,铁尾矿微粉可进行二次水化反应,但整体反应的量有限;当提高铁尾矿微粉的掺量时,试块的水化胶凝将会降低且排列不密实,将会出现较多的小孔隙;而采用蒸压养护会改变水化胶凝的形态,提升晶体的结晶度,并且呈现出细长的针状晶体,但未出现空间网状结构.
2021年04期 v.28;No.12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2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丹;洪明峰;
针对无人驾驶视觉系统的研究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双目测距系统,对室外环境中的目标物进行检测并测距.通过双目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利用MobileNetv3-SSDlite深度学习网络识别目标物,并使用NCNN框架对网络模型进行优化,降低模型对硬件系统的要求,采用差异值哈希算法(dHash)获取左右目中的同一物体,在改进的特征匹配算法ORB基础上引入一种基于网格的运动统计匹配法进行误匹配点剔除,通过双目相机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得出目标障碍物的深度信息.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树莓派4B上实现目标物的距离测量,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可为无人驾驶视觉系统的需求提供保障.
2021年04期 v.28;No.124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78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连文香;席海亮;边玉国;
对于没有自动驾驶功能,依靠驾驶员主动控制方向的汽车,为了降低泊车方向未回正对汽车轮胎、转向系统和悬架造成损害,设计了一套轿车泊车方向自动回正装置,包括机械传动部分及电路控制.所设计的离合结构当检测到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车轮转速信号都为零时电磁线圈通电工作,利用通电产生的电磁力使转向盘柱转动,通过转向传动轴及转向器拉动转向横拉杆实现车轮回正.设计的泊车方向自动回正装置能辅助驾驶员泊车后回正车轮,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了汽车使用寿命.
2021年04期 v.28;No.124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玚;蒲育;
在土壤污染物防控领域,涉及到污染物在土体中的迁移问题,基于土体中污染物质量守恒原理,建立等温线性平衡吸附和等温非线性平衡吸附2种模型下非饱和土中污染物迁移的数学模型,模型从液、固2相中污染物的质量守恒出发,描述非饱和土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2种模型下污染物迁移输运规律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在等温非线性平衡吸附模型下土体各点处污染物浓度大于等温线性平衡吸附模型结果,在分析污染物在吸附能力较强的粘性土中迁移或吸附性较强的金属离子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问题时,选择线性吸附模型更符合实际,否则会造成计算结果偏大.
2021年04期 v.28;No.124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季秀;吴连翠;
种粮大户是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鼓励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提供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浙江省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对其农业社会化服务满意度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Ologit模型实证考察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文化水平、种植面积、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了解程度、农资供应服务获取的难易程度、农业信息服务获取的难易程度、农业技术服务获取的难易程度、资金信贷服务获取的难易程度、农业保险服务获取的难易程度、农业机械服务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宣传、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三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2021年04期 v.28;No.124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司浩婷;
新型职业农民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各个方面的因素形成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独特的消费特征,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对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消费结构,有助于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有助于优化农村市场经济环境、引导新型职业农民理性消费。通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消费结构、消费类型、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分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消费结构的因素,探究不同年龄阶段新型职业农民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等关键影响因素,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2021年04期 v.28;No.124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威利;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发展的成熟阶段,符合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审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深刻挖掘出其中的哲学内涵。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展现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和统一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思维,展现出主体人的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注重发展的价值追求,展现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清城乡发展的历史趋势,把握发展时机,结合发展模式、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价值追求三个角度的考察,对于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4期 v.28;No.124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富民;
黄河之滨也很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21日视察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时提出的。要实现黄河之滨特色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黄河这篇大文章,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黄河之滨高质量发展要与国家战略相对接,要充分利用好黄河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城市是人民的定位,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挖掘黄河穿城而过的潜力,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保护好黄河生态环境,严格落实河长制,使黄河成为造福于人民的幸福河。
2021年04期 v.28;No.12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兴煜;赵庆年;
起步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党和政府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根据国情不断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回顾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进程,梳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方式和路径,分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运行态势并进行评价,针对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2021年04期 v.28;No.124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钟一博;
文化旅游产业是结合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绿色产业,将特色影视文化与旅游产业相关联是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在新媒体背景下,促进影视文化与文化旅游相融合是西安市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重大机遇。在对西安影视文化与文旅产业关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新媒体形势下文旅产业与影视文化相融合的发展关系,围绕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新媒体推广宣传等相关问题,提出培育影视文化新模式与文旅产业配套服务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西安旅游品牌的新型吸引力,加快影视文化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2021年04期 v.28;No.124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6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伟立;
张廷玉是历事康雍乾三朝的清代名臣,其治政思想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勤修官德、公正自守,教化安民、理政宽平,革除弊政、整肃吏风,建章立制、以法治吏等。张廷玉的治政思想及主张对于澄清吏治、巩固封建皇权统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给当今的行政治理提供了诸多启迪。要以贤选官,坚持以干为本与以德为先并重;要以德导官,坚持崇德修身与教育引导并举;要以制保官,坚持纪法约束与监督纠举并行。
2021年04期 v.28;No.124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0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玉萍;张小华;
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备受关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工程,教育现代化发展不容忽视。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新调整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促进教育改革和优化升级。从目前来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金实力不足,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及传统,还未构建完善的教育制度,这些严重束缚了自身的稳定建设及发展。对此,从宏观的角度,立足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教学的现实条件,深入分析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以期为推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2021年04期 v.28;No.124 116-11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8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芬;程兰华;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在学校层面的整体构思,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各类教师的协同和评价反馈机制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从完善党委领导的"大思政"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人机协同育人机制以及健全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2021年04期 v.28;No.124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5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慧;
随着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更新迭代,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所采取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不足以匹配工程教育发展的现状,导致学生的专业工程能力无法在毕业后与企业无缝接轨。从环境设计专业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才培养的碎片化等三个方面提出问题,以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构建思路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将工程教育融入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提出相关改善性策略,最终将工程教育视野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深入到教学实践中,满足当前产业行业、职业岗位的需求。
2021年04期 v.28;No.124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玉莹;
传统教学侧重于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认知与功能介绍,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结合学科前沿动态、社会发展需求,构建"进阶式"教学方式,建立基于小组协作学习机制的翻转课堂,以知识、能力为目标开展"研中教、教中学,学中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2021年04期 v.28;No.124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N1009-2269,国内统一刊号CN62-1209/Z。主要刊登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有价值的社科类学术论文。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2021年04期 v.28;No.124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