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燕娥;张元海;
基于新型广义位移,应用能量变分法建立剪力滞效应分析理论,推导出不同边界约束的箱梁在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相应的剪力滞系数和附加挠度.利用Ansys软件建立箱梁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对剪力滞系数和附加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边界约束的增大,剪力滞系数沿横向分布的曲线明显陡峭,附加挠度沿纵向分布的曲线明显平缓;相比于简支梁,左端简支右端固定的箱梁及两端固定的箱梁跨中截面顶板中点的剪力滞系数分别减小了10.93%和18.22%,跨中截面的剪力滞附加挠度分别减小了4.27%和8.21%.
2021年02期 v.28;No.12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02期 v.28;No.122 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8K] [下载次数:11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亚亚;林丽霞;
建立了高陡斜坡段双柱式桥墩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在考虑桩土效应下横系梁布置根数、布置位置对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横系梁的布置根数和布置位置对墩顶水平位移有较大的影响.设置1道横系梁时,横系梁宜布置在0.3H的位置;设置2道横系梁时,横系梁宜布置在0.1H和0.5H的位置;设置3道横系梁时,横系梁宜布置在0.1H、0.4H和0.8H的位置.研究结果可为此类桥梁下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28;No.12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巨永前;夏琼;
基于传统朗肯土压力计算方法和Fredlund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得到非饱和土条件下朗肯主、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公式,结合现有降雨入渗理论,提出了朗肯土压力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计算公式.所得公式是关于土压力在降雨入渗状态下随深度和时间变化的函数,更接近工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动土压力随着中间主应力b的增大不断减小,被动土压力则相反;中间主应力b对非饱和土土压力的计算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工程中非饱和土土压力计算中不能忽略中主应力的影响;主动土压力随降雨入渗时间变化呈现减小又增大的波动,而被动土压力却呈现增大又减小的波动,最后均趋于稳定,该现象是因为降雨的发生、入渗、停止过程产生基质吸力改变而引起的.
2021年02期 v.28;No.12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明;周江;崔立志;马海军;
结合典型复合地层条件下的顶管施工案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顶管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地表沉降因素.结果表明:模型试验顶管在施工时,在纵断面方向上,随着顶管机继续顶进,顶管机机头前方土体先出现轻微的隆起,当顶管机头通过测点5后,隆起的数值逐渐减小,地表产生沉降,最终原来监测点的土体出现沉降;横断面方向上,地表沉降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最终趋于稳定,土体沉降最大值位于管道中轴线上;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横向的沉降曲线分布规律和Peck提出的沉降槽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顶管的顶进,距离隧道中心线距离越远,沉降数值越小.
2021年02期 v.28;No.122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3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万良;
在已知吊杆振动基频的条件下,为获得准确的吊杆索力,通过在工程实例中进行分级张拉的方式,对已有的各种索力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文献[1]中给出的计算公式与分级张拉验证结果吻合较好;仪器厂家给出的公式忽略了吊杆抗弯刚度的影响,吻合度较差.对于旧桥索力检测,可不必对K值进行校正,直接采用文献[1]中给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021年02期 v.28;No.122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程涛;丁南宏;廖伟华;
采用有约束的最小能量法,以拱肋与主梁的弯曲、拉压应变能之和为目标函数,以吊杆张拉力为变量,制定能够契合优化目标的索力、关心截面位移以及内力的约束条件,通过建立优化模型来求解最优的成桥索力.基于优化模型,以80 m下承式单索面钢管桁架梁拱组合体系桥为工程实例,通过编制Matlab程序对索力进行小幅度优化使结构达到良好的成桥状态.结果表明:有约束的最小能量法求得的成桥索力分布趋势更符合实际,优化索力作用下主梁以及拱脚处的挠度、弯矩较设计值均有所减小.
2021年02期 v.28;No.12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利强;张元海;
针对现行规范在锚固损失的计算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影响后张梁的设计和检算问题,推导出后张梁锚固损失和反摩阻影响长度精确计算公式,通过连续梁悬臂施工算例,对比现行铁路桥规和公路桥规中锚固损失和反摩阻影响长度计算结果与精确值之间的误差,揭示了我国现行设计规范中后张梁预应力钢束锚固损失和反摩阻影响长度计算方法的不合理性;同时研究了梁端直线段与圆弧线交点到梁端水平投影距离、圆弧半径和圆心角对后张梁梁端锚固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梁端直线段和圆弧线交点处的锚固损失,按照铁路桥规计算结果高于精确值5.0%,按照公路桥规计算结果低于精确值36.7%,公路桥规计算结果出现了严重的失真现象,增加梁端直线段与圆弧线交点到梁端水平投影距离、增大圆弧半径和减小圆心角都能减小梁端锚固损失.
2021年02期 v.28;No.122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赵春霞;董玉云;丁庆洋;
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和水文水利计算方法,计算沟坝河大桥桥址断面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水位、壅水高度、冲刷深度等相关技术指标,结合桥址断面所在河段防洪任务,防洪标准和桥位河段防洪工程建设等实际情况,对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拟建沟坝河大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建成后的大桥满足河道行洪安全和河道的防洪标准,对河道整体河势的稳定影响较小.
2021年02期 v.28;No.122 39-4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3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晴斌;李晓钟;孙彩云;
为提高风井施工的安全性,合理地评价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以云模型作为理论基础,选取易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风险因子,构建风险指标评价体系,计算得到各风险因子的风险确定度,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综合风险等级,得到福州南站地铁隧道风井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偏向Ⅳ级.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施工勘察报告中的风险偏向等级相一致,云模型应用于风险等级评价具有有效性与适用性,可为判定施工风险等级和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2021年02期 v.28;No.122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汪小龙;蒋永胜;
针对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需要人为进行特征提取、算法检测精度低、识别速度慢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SD模型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SSD模型的前置网络VGG替换为MobileNet V2,减少模型训练参数,降低运算量,从而提高模型的检测速度;其次,引入Focal loss作为分类损失函数,优化模型中正负样本的不平衡问题,同时自制机械零件数据集,通过数据增强丰富数据集,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结果表明:改进SSD算法在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上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021年02期 v.28;No.122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卢文;王海生;赵刚耀;葛芦生;
为提高D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性,提出了把分数阶PID预测控制应用在DC-DC变换器上.由于分数阶PID预测函数控制器手动调节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繁琐性,故应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其参数,完善分数阶PID预测函数控制器,提高其控制精度.以DC-DC变换器为研究控制对象,通过在仿真和实验中把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分数阶PID预测函数控制与传统的经验调节法相比较.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整定后的参数对变换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2021年02期 v.28;No.122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耕云;丁旭东;陈浩;李春艳;
为了实现对校园实验车行驶状态参数的实时监控,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系统由单片机为核心的车载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的监控中心组成.车载数据采集系统包括GPRS、车速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燃油油量传感器等硬件电路和相应的程序.监控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及存储.系统长时间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实时监控车辆状态参数,能够实现在紧急情况下远程停车的功能.
2021年02期 v.28;No.122 60-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2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戴飞铭;
针对病患术后过床移位存在患者二次伤害、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以及医患双向感染风险等问题,对现有过床特性、人体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关产品的结构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人体过床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静态移位的转运移位床,并对重要部件运动仿真和有限元优化结构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能有效解决平移部件回收时存在病人因自身摩擦力而跟着移位状况,保证病人过床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样机生产提供安全、友好的技术方案和可靠的理论支撑.
2021年02期 v.28;No.122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1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振昌;焦爱胜;
设计了基于PLC和20 GM控制的三轴空气等离子自动切割机械手系统.机械手由FX3U-48MT型PLC为核心控制器,由FX2N-20 GM定位模块、驱动步进驱动器、触摸屏、空气等离子切割机组成.系统由PLC控制整机逻辑运行及Z轴的精确定位,20 GM模块控制X、Y轴的定位及插补运动,触摸屏完成参数设置和实时监控.整机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定位精度高,软件程序交互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2021年02期 v.28;No.12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冬;
为提高海上全直流风场虚拟同步控制的稳定性,提出基于MMC的海上全直流风场虚拟同步控制方法,构建海上全直流风场的流体密度和压强参数分析模型,结合全直流风流体的速度和网格运动速度的参量估计结果,进行海上全直流风场虚拟同步控制的约束自变量特征分析;通过控制面的单位外法矢量量化特征分析方法,实现对海上全直流风场的数值模拟,采用MMC自适应传感器测量技术,实现对海上全直流风场虚拟同步控制过程中的参数优化解析和估计,实现海上全直流风场虚拟同步的稳定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海上全直流风场虚拟同步控制的稳定性较好,电网频率恢复速度快,且耗能较少.
2021年02期 v.28;No.122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安;向万里;王璐璐;杨亮;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状态下物流配送问题,引入了配送车辆在拥堵路段行驶时间的转换方法,构建了交通拥堵状态下的车辆路径优化模型,运用禁忌搜索算法思想设计改进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针对兰州市某公司配送业务提供优化配送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在拥堵路段的替代路径距离虽然较长但实际行驶时间较短时,算法可以有效地找出可替代路径进行配送;在拥堵路段的替代路径距离较长且行驶时间较长时,算法依然继续使用当前拥堵路段的方案,减少因为拥堵浪费的时间,规划用时最少的配送路线,促进物流企业的配送效率,可以为企业物流配送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28;No.12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下载次数:97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王璐璐;向万里;刘金芳;武续续;
为了完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构建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有影响的指标进行分析,并以2005—2018年张掖市数据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生鲜农产品的发展与各因素之间都有正相关性,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冷链物流发展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从产业间的联动发展方向为像张掖这样的农产品输出量较高的城市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方面提供了改善思路.
2021年02期 v.28;No.122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5K] [下载次数:92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潘和平;凡稳;王安圆;
利用EViews7.2软件,选取2000—2016年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单位根检验、T检验、F检验、D-W检验及修正等,分析了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其GDP增长的影响并得出了二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对于合理规划投资具有积极意义。
2021年02期 v.28;No.122 92-94+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9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苏云;杨博;
筷子是发源于我国的特色餐具。由于其使用非常普遍,致使人们熟视无睹,故此,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简单的构造,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当今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基于STP理论并运用思维导图对筷子进行发明创新,从物质与精神层面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筷子系列产品。对于其它产品的创新发明具有普适价值,也可拓宽企业的消费者市场,使其在同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2021年02期 v.28;No.122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0K] [下载次数:131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张鹏飞;
秦帝国从卑微小国走向一统,其因素众多:一是人才选拔机制。秦国国君革故鼎新,废除"世官世禄"人才机制,秦帝国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使得秦帝国政治经济焕发出新活力。二是稳定不变的治国方略。商鞅确定的法治路线经几代秦国君主而不变,并且商鞅的法治思想被不断推陈出新,任法而治已是秦国的基本国策。三是秦国自孝公起历代君王的进取精神。秦帝国从上到下的进取精神促使他们不断进取,最终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2021年02期 v.28;No.122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邵建鹤;王志琴;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矫正作用,分析了世界范围确立新经济思想对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1年02期 v.28;No.122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南超;
吕洞宾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历朝历代都有改编,其形象也各有不同。在明代小说中吕洞宾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由神到人,他除恶扬善、周贫济困的人性关怀在济世度民中得以充分展现;其次具有更浓的文人色彩,具有高标傲世的独立人格。吕洞宾形象的变化既与作者个人的经历有关,同时也与明中后期特有的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021年02期 v.28;No.122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姜燕;
经过半个多世纪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研究探讨,许渊冲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在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之路上,针对各种质疑与批评之声,许渊冲用一部部经典之作,一个个振聋发聩的理论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一步步夯实了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这对中国学者树立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鼓舞与示范作用,对中国学者向内的文化自省、发掘自身文化优势具有积极的实践与指导意义,为创建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及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世界翻译理论的充实与完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21年02期 v.28;No.122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李慧芳;林夏;
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认为所有人类语言拥有共同的语义核心,而任何自然语言又都能通过"语义基元"进行还原释义。从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的"语义基元"切入,分析翻译过程首先是由源出语的"语义基元"释义源出语的自然语言文本,继而通过目的语"语义基元"进行语义再编码,最终转换为目的语的自然语言文本。"语义基元"作为人类语言的共有核心,一切人类语言必然也就能够互相理解、互相释义,可译性因而必定就是翻译无可争辩的本质属性。
2021年02期 v.28;No.122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艳霞;
从接受理论视角下看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译文中对于文化"他者"的翻译策略,译文以萧乾、文洁若夫妇所译版本为例。意识流小说的理解难度以及小说《尤利西斯》本身具有的包罗万象的文化"他者"使得译者在考虑目标读者的理解接受角度主要采取了增补策略,运用注释性翻译来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以扩大目标读者的"先结构",以缓解其为了解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产生的认知负担,从而能够与文本及原作者进行更为流畅的对话。注释性翻译无疑是翻译意识流类小说时的一种良性必备翻译策略。
2021年02期 v.28;No.122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邓江;张晋伟;
自古以来就有"美德"的提法,"美"是"德"的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是做好思政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高校使命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视为教育基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作为艺术类课程的声乐教学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着只注重技能技巧学习,而忽视了"以美育德"的美育实践等问题。提出在声乐课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要以精美的歌曲选材激发爱国情怀,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渗透基础,要以国家认同为"刚",情感认同为"基",文化认同为"魂",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实现艺术教育有效渗透思政教育。
2021年02期 v.28;No.122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