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第22卷2015年(1~6期)总目次

    <正>~~

    2015年06期 v.22;No.90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肋式脱硝反应器负压作用下稳定性分析

    张瑜都;孔文琼;刘廷滨;赵建昌;张迪;

    以某火力发电厂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为工程背景,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手段,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系统的研究了反应器在负压作用下的屈曲模态和屈曲承载力,进而对影响反应器壳体稳定性的几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将提高反应器稳定性的几种措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薄板加强肋方案有效可行,负压作用下稳定性良好;布置加强肋、减小加强肋布置间距、增加壁板厚度和加宽立柱翼缘宽度都可以提高壳体的稳定性,但提高的效率差别较大,设置间距较小的加强肋是提高壳体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

    2015年06期 v.22;No.9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跨高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横向稳定性分析

    王玲;

    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某大跨高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进行了横向稳定分析,对有水、无水及流水状态3种工况进行屈曲分析,桥面板横向应力都满足规范要求,说明了宏基大桥总体尺寸拟定合理,横向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15年06期 v.22;No.9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震动力作用下的散粒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韦正鹏;刘富强;

    在拟静力法思想框架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一特定散粒体边坡进行不同地震等级下的模拟,得到边坡的塌落效应,同时提出了散粒体边坡稳定性判别的理论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对于散粒体边坡的震害预测、实时监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时的工程选址,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015年06期 v.22;No.9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隧道下穿桥梁桩基开挖和切桩过程仿真分析

    王伟;贾培栋;

    对兰州市地铁一号线拱星墩—焦家湾区间隧道下穿烂泥沟桥的工程概况以及数值分析中的有限元的相关理论作了介绍.对隧道直接下穿烂泥沟桥的开挖以及切桩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隧道开挖和切桩过程桩基和土层的力学变化规律,并从控制沉降的角度,分析得出隧道直接下穿烂泥沟桥梁引起的结构沉降不满足规范要求,必须对烂泥沟桥梁进行加固或改造.

    2015年06期 v.22;No.90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市某深基坑变形监测与数值计算分析

    唐庆尧;杨有海;

    以兰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介绍了该基坑的工程环境和施工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并以基坑实测数据为基础,侧重分析了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周边土体沉降随施工进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初期,桩体水平位移曲线呈悬臂状态,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桩顶,随着基坑的开挖和钢支撑的架设,桩体变形曲线向"弓"型过渡,桩体最大水平位移逐渐下移;坑周地表沉降与开挖深度和支撑架设相关,基坑开挖应该遵循"先撑后挖"原则;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比较接近,变化趋势一致.

    2015年06期 v.22;No.90 19-2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南京某基坑监测及其结果分析

    蔡帅军;王杰光;赵翔;

    根据南京某泵房基坑工程的地质特点和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监测并设置预警值,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量、支护桩桩身基坑方向的水平侧向位移与开挖深度的关系,对选择合理、经济的支护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2015年06期 v.22;No.90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状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

    孙永斌;武小鹏;于雪飞;

    以关中平原同一探井不同深度处的Q3黄土样为实验对象,测得其基本物性指标,并分析了各个土样的粒径组成.采用压力膜仪测定原状黄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土质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要大于孔隙比.运用3种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现模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低吸力段,但从各曲线的整体来看Fredlund&Xing模型拟合的最好.

    2015年06期 v.22;No.90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断面黄土隧道CRD法优化研究

    周胜;李德武;

    为了确定安全合理的CRD法开挖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王家沟黄土隧道施工中CRD开挖法的开挖顺序、临时支撑形式、下台阶台阶长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隧道变形情况、初期支护的受力情况对比分析表明:CRD法的开挖顺序为1234、临时支撑为曲线即拱形临时支撑、台阶长度为4 m时在控制围岩变形方面是有利的,部分钢拱架和锁脚锚管的轴向应力有所增大,但是增大幅度不大.

    2015年06期 v.22;No.90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炭质页岩隧道台阶法施工开挖进尺优化研究

    郭骏伟;

    以牡绥线兴源隧道为工程实例,结合现场对应力和变形的实际监控量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开挖循环进尺下的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位移和支护结构受力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围岩纵向位移和水平收敛主要分布在拱顶至拱腰处,且其变形量大、变化快、变形时间长;开挖循环进尺越小,掌子面和已经施作的支护对新开挖的围岩在纵向上的约束作用越明显,且支护能够尽早封闭,从而有利于减小围岩的变形.

    2015年06期 v.22;No.9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黄土地基的承载及变形特性研究

    王岩松;马明;

    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MIDAS/GTS对路堤柔性荷载作用下桩帽和桩筏式CFG桩复合地基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路堤分层填筑施工过程中桩帽式、桩筏式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特性,归纳总结了其变化规律并得出了相应结论,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桩帽式与桩筏式两种复合地基形式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工后地基沉降,并且桩筏式CFG桩复合地基对地基沉降的控制效果更好.

    2015年06期 v.22;No.9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连续梁桥中部隔震设计最优点研究

    马骏;吴应焘;

    提出了连续梁固定墩的隔震支座的不同布设位置,并建立了相关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支座布设不能达到最优的隔震效果.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中支座的布设提出了新的建议.

    2015年06期 v.22;No.9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既有铁路Π型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检测方案分析

    王宁;

    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检测方法和技术.通过对既有铁路П型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在静荷载作用下测得的力学指标得出科学结论,为今后的桥梁加固方案和检测行业提供参考.

    2015年06期 v.22;No.90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既有桥梁改造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分析

    赵江林;宁贵霞;王林;陈权;

    采用体外预应力对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箱内进行了底板加固,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加固前后箱梁截面在预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及变形进行分析,并将其结果与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加固效果明显,可为同类桥梁改造加固提供参考.

    2015年06期 v.22;No.90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顶推施工中工字形导梁优化设计

    林统励;伍明强;赵江林;

    为了解决三跨连续钢箱梁顶推通过某交通主干道,既要保证桥梁整体抗倾覆稳定,又要求导梁在最不利工况下腹板、翼缘板不发生局部屈曲的矛盾,采用壳单元模拟工字形导梁,利用圣维南原理建立首节导梁有限元模型,基于导梁局部屈曲安全系数大于整体抗倾覆安全系数的原则,对导梁的截面形式和加劲肋布置进行了优化选型.通过对顶推过程全程跟踪监测,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良好,为该桥的顶推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研究方法与所得结论对同类工程设计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2015年06期 v.22;No.90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连续梁平转施工转体球铰应力分析计算

    马朝旭;

    结合某客运专线两座连续梁平转施工球铰设计,对球铰参数进行理论分析计算,按照弹性力学解析法对转体球铰恒载静力下接触面的正应力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得出了影响球铰受力的参数取值.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转动结构模型对球铰节点受力进行精细分析,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最终揭示球铰节点受力分布规律从而为理论计算和施工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

    2015年06期 v.22;No.9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及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殷川;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探测、检测手段,能够很好地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质量检测中.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参数设置及测线布置等问题,结合云湖1号隧道工程实例,阐述了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以及衬砌背后脱空、厚度等质量检测中的方法和作用,对具体的施工和质量问题提出建议.总结出了地质雷达在使用时的几点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做参考.

    2015年06期 v.22;No.90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相空间重构和聚类分析的空气预热器热点检测

    苏芳;董红生;

    结合相空间重构理论和聚类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气预热器热点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对空气预热器的温度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然后通过提出的一种改进聚类算法对重构后的温度信号进行聚类,并结合空气预热器实际运行工况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获得热点对应的类别,以此来实现一种新的空气预热器热点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聚类异常检测思想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热点检测的行性且有效,所提出的空气预热器热点检测法适用于在线热点检测.

    2015年06期 v.22;No.90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C2530与移动终端的测控网关设计

    谢娟文;王串娥;

    针对无线传感测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C2530和移动终端的测控数据网关.利用由德州仪器CC2530组成的无线传感网进行节点数据的采集和通信,包含8051内核的CC2530路由节点单片机进行数据的汇聚和转发,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测控数据的展示和保存.结果表明,该方案稳定可行,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015年06期 v.22;No.90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翻译写作学视角下的英汉散文翻译探究——以曹明伦译《培根随笔集》为例

    黄培清;

    以翻译写作学为理论指导,从翻译写作学的"感知——运思——表达——检视"四个阶段阐述了英汉散文翻译写作笔法,论述英汉散文翻译在这四个阶段中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指出翻译写作学对指导英汉散文翻译实践及提高译文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5年06期 v.22;No.90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75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典籍英译——以《庄子》为例

    杨莉;冯代红;

    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既要提倡"拿来主义",又要提倡"送出主义"。典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也应如此。以《庄子》英译为例,从生态翻译学视角阐释并探讨了典籍英译中的译者选择和适应性转换问题,以期实现原文和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生态翻译系统中的"平衡"与"和谐",生动地再现典籍当中的意境和美感,使译文形神兼备,向世界再现、传播中国文化精髓。

    2015年06期 v.22;No.9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42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菊子夫人》的形象学解读

    薛圆媛;

    《菊子夫人》是法国著名作家皮埃尔·洛蒂描写日本之行的一部小说。洛蒂眼中的日本自然和人文景观虽美丽却显得小气拘谨,他对日本人充满了鄙夷嫌弃之情,对自己的日本婚姻和妻子菊子夫人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从形象学的角度看,任何异域描写都是一种文化想象。洛蒂笔下的日本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法国人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殖民者的傲慢与偏见。

    2015年06期 v.22;No.90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淑真与张玉娘词作比较探究

    卞波;

    朱淑真和张玉娘两位女词人,有着相似的生平经历,在词的创作上也较为相似。词作都表达了她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语言细腻,感情凄婉;两人在词作的内容、写法和表达技巧方面又各有侧重,特色鲜明。二人的词作丰富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形式。

    2015年06期 v.22;No.9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5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秦灾害问题述论

    刘进有;

    先秦时期见于史料的的灾害可谓层出不穷,既有水灾、地震及蝗灾等各种自然性的灾害,又有火灾及瘟疫等人文性灾害。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也积累了各种防灾治灾的经验,统治阶级为稳定社会也推出各种防灾举措,灾后更是通过推行一系列举措稳定民心、恢复生产,如借粮、节俭、同盟互助、拜爵及以工代赈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秦时期人民的认知观念、统治阶级的执政理念和各诸侯国的关系。当然,各种灾害也被视为士大夫收买人心、窃取国家权力的重要手段,一些商贾也借此而暴富。先秦时期的灾害问题事实上已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探讨这一问题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各种灾害、政治举措及诸侯国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06期 v.22;No.90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土地制度改革

    胡应泉;

    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才能提出科学的改革方案。从土地私有化需要政治民主化的保障、土地所有权与开发权的分离、农地的流转与入市、卖土地财政的困境以及出路这四个方面对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进行探讨。

    2015年06期 v.22;No.90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交通运输客运业的发展格局

    张雪芹;郭小花;

    客运是指以旅客为运输对象,以汽车、火车、船舶、飞机为主要运输工具实施的有目的的旅客空间位移的运输活动。搜集整理了中国2000年以来交通运输相关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法,分别从客运量、旅客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平均运距、营运里程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中国各种运输方式客运业发展格局。

    2015年06期 v.22;No.90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张掖市农产品营销研究

    韩雪金;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猛,并越来越被商家熟悉和采用。相比较互联网在其他行业的积极推广,农产品入驻网络平台的时间却相对较短。阐述了大环境互联网模式下的农产品营销服务,分析了张掖地区农产品营销的现有模式及不足,为该地区农产品使用网络营销模式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2015年06期 v.22;No.90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兰州地区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魏家鹏;

    为了促进社区体育发展,利用高等院校现有的人才资源、场地资源和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来弥补社区体育人才缺乏、体育场地不足以及体育活动形式单一的不足,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兰州地区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资源共享运行模式,以促进甘肃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发展。

    2015年06期 v.22;No.90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