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浅予;张义龙;
瓦斯涌出量预测问题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最为关键,对瓦斯涌出量的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具有非常前端性的意义。基于现存的相关预测方法,为了达到精度和速度上的提升,提出利用Piecewise混沌映射和Levy飞行策略改进后的黏菌算法(SMA)对支持向量回归(SVR)进行参数优化,从而建立PLSMA-SVR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模型采用黄陵矿区4203综放工作面30组一线数据进行训练验证,与同类不同模型训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其适用性和可行性。对比结果显示:PLSMA-SVR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居同类模型之首,训练速度和精度方面有明显提升。
2022年06期 v.29;No.13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文龙;覃荷瑛;
为分析预应力筋线型对梁结构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2片大比例模型预应力混凝土梁,并对配筋率相同、钢筋相同、预应力钢绞线型不同的2片预应力混凝土梁B1、B2的结构性能进行了抗弯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承载极限状态下,2片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都满足规范要求;在相同加载条件下,曲线型孔道梁B2最大挠度、最大裂缝均大于直线型孔道梁B1,因此直线型孔道预应力混凝土梁更优于曲线型孔道预应力混凝土梁。
2022年06期 v.29;No.13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邓倩倩;黄明;卢靖宇;陈帅;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温室气体排放过载的背景下,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为探究LID措施对雨洪系统碳排放产生的影响,以铜陵枞阳县为例,搭建SWMM模型进行雨水管网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中设置的LID设施主要为雨水花园及透水铺装,占城区汇水面积的比例分别约为19.7%和0.7%,总计约20.4%。结果表明:通过在枞阳县城区增设一定规模的LID设施,与原始管网相比可有效减少23.3%的地表径流,拦截66.8%的初期雨水,使城市排水设施在运行过程中较未使用LID设施前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削减62.7%。
2022年06期 v.29;No.13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文龙;张季;汪丽娟;袁安冬;王海涛;
为了研究间歇运行对竖直U型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夏季间歇运行模式下单U埋管和双U埋管土壤温度及单位管长换热量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探究了启停比对单位管长换热量以及对土壤温度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连续运行12 h后,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基本稳定,土壤温度上升的主要区段集中于开机后的0~6 h;在开停时间比为2 h∶2 h; 3 h∶2 h; 4 h∶2 h的工况下,单双U管的管长换热量与连续运行工况下对比都有所提高,并在实验中双U管的土壤温度恢复速率和土壤平均温度恢复比均高于单U管。
2022年06期 v.29;No.132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家如;洪家强;
为了探究混合锚固法(HB-FRP)加固损伤混凝土梁的破坏机理以及不同加固方案对加固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对9根试验梁进行四点弯曲加载试验,进而研究其力学性能表现以及剥离破坏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HB-FRP对加固梁承载力的提升显著,且当锚固钢板宽度为6 cm、预紧力扭矩为20 N·m时,加固梁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佳。
2022年06期 v.29;No.132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振龙;汪东林;吴剑平;刘昊;
为研究基坑开挖对邻近地下管线的位移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分别从4个因素进行分析:管线距离基坑的埋距、距离地面埋深、地下连续墙的厚度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在邻近基坑开挖中心处管线的位移最大;管线距基坑埋距的增加会减小管线位移;不同埋深对地下管线的位移影响波动幅度较小,水平位移波动幅度为27.9%而竖向位移波动幅度为8.3%;地连墙厚度的增加会导致管线的位移增大;地下连续墙弹性模量的减少导致管线所受位移影响变大,但波动幅度较小;在一定条件下,基坑竖向位移所受影响大于水平位移,管线防护时要加强对竖向位移的防护。
2022年06期 v.29;No.132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泽;焦永刚;任永忠;
针对饱和软土扩张时土体易受扰动的问题,通过引入扰动系数描述扰动程度,在塑性区内通过线性插值给出了不同位置处土体屈服准则,并基于不排水条件推导了扩张过程中的应力分布,采用Henkel孔隙水压力理论给出了扩张后超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扰动程度下的扩张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外部作用对土体的扰动主要体现为对土体结构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土体强度的降低,塑性区内扰动程度随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在塑性区半径处扰动程度降低为0;(2)不考虑扰动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会偏大,不利于工程安全性评价,考虑扰动的影响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结果更合理。
2022年06期 v.29;No.132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吉恒;李舒;伍大成;
为了研究新型可调高智能支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性能,通过建立WORKBENCH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其调高的量程进行验证,分析其顶升力与竖向力的关系、各部件在各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及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支座能够满足其使用要求且可以实现高度调节的功能。
2022年06期 v.29;No.132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屈直;
依据铁路拱桥与轨道结构特征,考虑轨道、桥梁、墩台、拱肋、吊杆等主要构件,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拱桥有限元空间耦合模型,分析了钢桁架三联连续拱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规律及其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拱桥的拱肋温差对钢轨伸缩力的影响很大,在伸缩工况计算时要考虑合理的拱肋温差;拱桥的挠曲拉力值较小,在满跨加载时挠曲力可达到最大;在满跨内布置制动荷载时,钢轨制动力均瞬间达到最大,可获得不利的制动力计算结果。
2022年06期 v.29;No.132 45-5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剑;王国昌;
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叠合墙板-楼板节点进行数值分析,依照试验实际值以及合适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节点进行建模,并将模拟得出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出节点的受力性能,模拟得出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变化趋势基本反映试验情况,两者力学性能指标接近。
2022年06期 v.29;No.13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妍;李晶;陈永哲;
基于窄轨变轨距动车组,在明确其转向架及车辆的基本参数、结构特点后,根据不同轨距下的速度等级等参数提出了一套制动系统方案,并对其制动系统装置结构布置、制动系统方案结构、电空配合制动方案、制动力分配进行了逻辑分析设计,最后对关键参数进行了初步校核,为窄轨变轨距动车组的整体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2年06期 v.29;No.132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虎;张华;周稳;姜涛;
针对国内报废客车拆解方式单一且危险、机器人拆解控制难度较大、不同机械臂控制代码冗余量大、软件接口可移植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借助ROS平台对报废客车壳体进行切割的方法,借用开源机械臂Rocr6对报废客车壳体进行了切割运动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试验快速高效、能够解决人工拆解报废客车危险大、机械臂控制代码冗余量大等问题,同时为报废客车壳体拆解提供技术支持,可以高效智能地对报废客车壳体进行拆解,同时也对工业机械臂在ROS下的开发应用有重要意义。
2022年06期 v.29;No.132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斌;刘思成;刘俭辉;郎珊珊;
文章从损伤力学角度,建立腐蚀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将材料的腐蚀疲劳损伤处理成应力腐蚀损伤与疲劳损伤的非线性累加,基于试验数据确定腐蚀疲劳损伤演化参数,提出一种腐蚀疲劳损伤的非线性累加演化模型。结合E690钢腐蚀疲劳试验结果,验证了损伤演化模型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为材料腐蚀疲劳的寿命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06期 v.29;No.132 69-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大勇;林玉娥;梁兴柱;
SSD算法在应用于目标检测任务时,对小目标的检测准确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SSD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了ResNet50网络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加入了特征融合模块和注意力模块用以提升模型的检测能力。通过特征融合模块得到比原来单一特征层更具有判别能力的新特征层,更加有效的提取图像中的细节特征;经注意力模块对特征图中的通道进行加权处理,使模型更容易关注到有效特征层中的重要信息,抑制对背景等无用信息的关注度。实验表明:该算法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的mAP为81.2%,检测能力相较于传统的SSD算法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2年06期 v.29;No.132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涛;许锟;
针对当前人脸伪造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信息提取能力不足、检测准确率低和网络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域融合的深度伪造检测方法FRNet,利用多级频域分解和双流网络实现图片空域和频域信息的互补,并通过数据增强对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伪造痕迹进行深入挖掘。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集内和跨数据集检测时均有较高的AUC分数;消融研究验证了方法中每一模块的有效性。
2022年06期 v.29;No.13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於平;
为了优化图像降噪算法,以图像细节保留为优化目标,选取自适应非局部均值图像降噪算法作为研究工具,开发FEC-NLM算法。该算法将NLM图像降噪算法与FEC图像修正算法结合到一起,保留图像细节,加强非局部均值图像降噪。测试结果表明,本降噪算法具有很好的图像降噪处理效果,支持不同环境下的图像降噪处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2022年06期 v.29;No.13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可馨;
针对文本分类任务提出一种可以实现高语义相似度的黑盒对抗样本生成方法,使用同义词替换策略,根据分类概率变化选择替换词,并对“原词-替换词”进行排序,通过语义相似度决定最终选定的对抗样本。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模型的分类准确度,且保证高相似度的语义,最后从防御的角度,使用生成的对抗样本进行对抗训练,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
2022年06期 v.29;No.132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