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90-3MW风力发电机组JLFD增速齿轮箱动态性能分析

    李杲;

    对V90-3MW风力发电机组JLFD90齿轮箱进行模型简化,推导了其基本动力学方程,对设计极限状态和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极限强度分析、疲劳分析、稳定性和变形极限分析.并通过Pro/Engineer建立了V90-3MW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三维模型,对齿轮箱进行动态性能分析,通过应力、变形分析,得出危险工况下的应力及其变形.

    2014年04期 v.21;No.8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VISOR的典型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常亮;

    介绍了两种典型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针对某型公交车的运行特点,采用ADVISOR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电机和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电机和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都有提升,同时在燃油经济性及降低污染物排放上具有一定优势,为今后PHEV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2014年04期 v.21;No.82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气象条件下交通规律分析

    李小伟;

    尽管天气对交通拥堵有负面影响,目前国外也存在天气情况、交通流之间关系的研究,然而,由于传统数据采集局限性,国内鲜有针对两者关系的研究.采用上海市宝山区交通中心实测交通流数据对交通拥堵,尤其是间断性拥堵与不同天气的数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生间断性拥堵的原因中,与天气相关的主要因素是中雨和大雨,小雨对交叉口交通(即拥堵)影响不大.此外也研究了车种构成及大车率与不同雨量天气的关系.最后提出用于缓解交通拥挤压力的三类策略:控制、应对、优先通行.

    2014年04期 v.21;No.82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LTE与eHRPD之间的增强型非优化切换

    滕碧红;

    LTE是目前移动网络演进的方向,且其核心网EPC支持HRPD、WLAN等非3GPP的接入,HRPD则需升级为eHRPD后才能接入EPC.LTE和eHRPD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接入系统,目前各类LTE/CDMA多模终端都不支持LTE和eHRPD模式的并发操作,因此,在LTE/eHRPD网络之间必须支持移动时的切换功能.对LTE与eHRPD之间的增强型非优化切换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2014年04期 v.21;No.82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DF417条码识别技术研究

    张月雅;

    为了正确识别包含汉字的PDF417条码,减少编码时码字的数量和减少硬件开支,提出了一种包含汉字的PDF417可识别方案,并介绍了具体的PDF417识别过程.最后采用C#和Matlab语言进行仿真,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

    2014年04期 v.21;No.8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流有效折射率的变化对光纤Bragg光栅慢光的影响

    尚云博;

    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直流有效折射率的变化对光纤Bragg光栅慢光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优化后的慢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直流有效折射率变化的增大其慢光时延量不断增大,增长的幅度也在增大;慢光峰值波长产生红移,移动的距离不断增大;一定带宽的谐振峰两边的旁瓣加强;同时慢光谱的谱宽也增加;优化参数后在直流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为0.004处得到了群速度为c/98的慢光,且慢光谱中心频率的右侧边带产生了很大的振动.

    2014年04期 v.21;No.8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推广Tanh函数展开法求KdV方程新的精确解

    马云峰;

    应用推广的Tanh函数展开法求解一般化KdV方程新的精确解,并对精确解给出了相应的数值算例.

    2014年04期 v.21;No.8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IRS模型传染病的定性分析

    郭金生;康晓娉;唐玉玲;

    建立了一类带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IRS传染病模型,得到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地方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2014年04期 v.21;No.8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高建峰;刘世忠;

    为了研究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后期变形的影响,选取合理的徐变系数,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实桥模型,模拟施工全过程,对郑徐客运专线上的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收缩徐变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改善连续梁桥后期徐变变形的结论.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施工工期的情况下,延迟合拢时间有利于控制桥梁后期徐变变形;铺设二期恒载时,从边跨往中跨铺设或从中跨往边跨铺设都能减小由徐变引起的上拱;增加顶板束或减小底板束都将改善桥梁的上拱.

    2014年04期 v.21;No.8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铁路曲线坐标法拨距约束优化方法研究

    候茂盛;刘永孝;

    在铁路曲线整正中,不同组合的曲线要素得到的拨距值也不同,拨距优化可以选配更加合理的曲线要素,使拨量最小.在传统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乘子法对坐标法拨距优化的方法,建立了对称优化数学模型,推导出相关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将其优化结果与传统优化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乘子法优化方法计算简便,得到的拨距与传统优化方法的拨距符合程度较高,且总拨距值更小,可以为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2014年04期 v.21;No.82 38-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冰水堆积土填料路基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李清斌;

    为明确冰水堆积填料高速公路路用特性及工后沉降特征,借助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过湿冰水堆积土夹层填筑法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及水分迁移规律.研究结构表明:路基沉降呈中间大两边小的趋势.冰水堆积物夹层法填筑路基初期沉降较快,后期随着固结速度的减慢沉降速率变慢,1.5年后路基沉降基本稳定,最大沉降达到16 cm,工后最大沉降约为1 cm.通过离心模型试验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孔隙水压力在填筑过程中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加;填筑完成后,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夹层填筑法施工能很好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促进排水固结,使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要求.

    2014年04期 v.21;No.82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压实膨胀土裂隙参数关系分析

    刘斌;韦秉旭;黄震;刘雄;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压实膨胀土表面裂隙参数进行提取,同时基于最小二乘算法定量分析了各裂隙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第一次脱湿对土样开裂的影响最为明显,裂隙参数变化幅度最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块区个数、裂隙率、分形维数、节点个数等相关裂隙网络参数都逐渐增大,而裂隙平均长度和块区面积逐步减小;2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土样表面裂隙参数关系进行分析非常有效,拟合结果合理,预测精度较高;3裂隙的节点个数、块区个数、裂隙率和分形维数能很好地表征其他裂隙网络参数,可以简化对裂隙的量测.

    2014年04期 v.21;No.8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客运铁路专线预应力连续梁摩阻损失的现场测试与分析

    李海东;刘世忠;

    基于预应力锚口摩阻损失及管道摩阻损失的原理及计算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对郑徐铁路客运专线萧县特大桥跨301省道预应力连续梁进行分析,最终得到预应力摩擦系数μ、孔道偏差系数k及锚口喇叭口摩阻损失.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实测值与设计值较为接近.与以往的客运专线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试验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可为同类试验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4年04期 v.21;No.82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跨度舞台的动力分析及舒适度评价

    黄瑞;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通过对大跨度舞台结构开展竖向动力分析,获得了5种常见工况下舞台结构的竖向振动峰值加速度;参考人行天桥相关规范中的舒适度评价指标,分析评价了舞台结构的舒适度;对比分析杆件应力、竖向挠度等设计指标,验证了结构设计时采用静力荷载乘以放大系数等效动力荷载的方法是比较可行的.

    2014年04期 v.21;No.82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共同沟抗震性能

    贾一全;吴志寿;徐国光;

    共同沟已成为发达地区建设绿色城市的首选构筑物,但在老城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共同沟的设计与修建就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要考虑其抗震性能的好坏.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共同沟结构进行模拟,选取El Centro地震波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得出在地震波作用下,结构下部加速度反应大于对其上部的影响,共同沟内部管道受地震波的影响大于其结构所受的影响.

    2014年04期 v.21;No.8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岩溶地区冲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覃卓萍;王杰光;赵翔;顾城;

    结合广东某液化天然气工厂项目桩基工程实例,分析在土洞、溶洞等岩溶较发育-发育的不良地质条件下,冲孔灌注桩的施工特点;论述施工过程中如何采用填充碎石、粘土,钢护筒跟进及填充砂石、注浆等措施来处理岩溶区域溶洞层的施工技术.

    2014年04期 v.21;No.8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高校建筑节能项目综合效益研究

    姜爱琴;贺亚明;

    在经济效益与节能效益的基础上,考虑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力求充分体现EPC项目带来的综合利益,为将来构建EPC项目评价体系与考核高校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进而建立了EPC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作为EPC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

    2014年04期 v.21;No.82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展示方式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运用——以中国古漕运博物馆为例

    刘娟绫;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博物馆展示方式带来了新的生机,为了探讨如何运用数字化展示方式整合展示信息,在分析博物馆传统展示方式弊端的基础上,对中国古漕运博物馆进行研究,从实物展示和非实物展示两个角度探讨数字化展示方式的运用形式,以期结合展示信息,更为丰富地展现展品和主题内容。

    2014年04期 v.21;No.8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研究

    张慧;王淮梁;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随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与城市结构急速膨胀,从而使城市建设进入到发展的巅峰时期。如今跨地域的各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丰富,人们在城市中不停地川息流动,建设完善而科学的城市公共信息标识导向系统的任务迫在眉睫。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考虑导向系统的设计,通过研究导向系统的现状、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提出将标识、环境与人全面整合的系统性设计方案,以期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空间环境。

    2014年04期 v.21;No.8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会聚技术的伦理审视

    陈肖东;

    会聚技术(简写为NBIC)是把纳米科学和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四个科学技术领域会聚在一起而组合起来的技术。通过对以上四个科学技术领域逐一分析,发现每个科学技术领域都因其自身的不确定性,容易诱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四个科学技术领域会聚后,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引发的伦理危害被成倍放大。通过前瞻性的伦理审视和哲学思辨,可以有效地防范会聚技术对竞争公平的打破、对人的尊严的侵犯,降低引发社会风险的几率。

    2014年04期 v.21;No.82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政治文化视角下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

    鹿庆霖;张静;

    政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层次,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大部分,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功能。共和思想作为西方一种古老的政治传统,在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主要表现为共和政体形式的共和国,经其阐释,古典共和主义得到了复兴。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在西方整个共和主义思想体系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居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

    2014年04期 v.21;No.82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剿匪斗争

    王晋林;

    抗战时期陕甘边区政府为维护边区社会秩序,巩固抗战后方,展开了清剿国民党顽固派庇护的政治股匪和危害人民群众土匪的斗争,并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上的争取和瓦解,取得了剿匪斗争的彻底胜利。这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而且成为边区军事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04期 v.21;No.8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公民教育与中国梦的实现

    王玮瑜;

    中国梦也称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每个民族的梦想累积起来,共同构筑了中国梦的基石。发展公民教育能让每个人都有梦,让每一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能力,能让人民一起携手,振奋精神,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论述了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教育梦,教育梦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2014年04期 v.21;No.82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住房缺乏”与中国房地产经济的调控及有序运行——恩格斯《论住宅问题》的现代启示

    王富民;

    恩格斯于1872年到1873完成的《论住宅问题》,说明什么是住宅缺乏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住宅缺乏现象,如何消除这种现象,有力地反驳了资产阶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解决中国当前的住房问题有着重要而现实的借鉴意义。论述了当前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住宅缺乏"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甚至扭曲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出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调控和运行产生了重要启示,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改善住房供给结构,实行差别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2014年04期 v.21;No.82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薛磊;窦德强;

    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具有战略地位的朝阳产业。兰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将成为兰州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运用SWOT分析法对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2014年04期 v.21;No.82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探析中国山水画“积墨”的美学特征

    曹斌;

    中国山水画包含着丰富的用笔用墨等技巧,也包含着东方艺术的审美思想。论述了在传统山水画中,"积墨"与"用笔"相结合,能增加山水画的厚重美;"积墨"与"破墨"结合恰当,能使中国画产生虚静与空灵之美。指出当代山水画家"积墨"的创新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山水画的创作发展。

    2014年04期 v.21;No.82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小时的故事》的文体策略解析

    王英;

    凯特·肖邦在其著名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创造性地运用文体策略,大胆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作品中大量运用隐喻,增强了语言的修辞效果和表达效果;不断变换叙事视角,在小说的结局和读者的期待之间构筑起强烈的反差;作品中对立语篇模式的使用,突显出女性个体意识觉醒后生死对立的主题,增强了文本的悲剧效果。这些文体手段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得作品具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2014年04期 v.21;No.8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4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